<thead id="h09wn"><sup id="h09wn"></sup></thead>

    <track id="h09wn"><ruby id="h09wn"></ruby></track>
    
    

    <output id="h09wn"></output><acronym id="h09wn"></acronym><pre id="h09wn"></pre>
  1. 旭佳教育招生網www.hebpanlin.com

    高考地理綜合題分析要點

    2024-06-12 22:04:03

    高中地理綜合題分析要點

    1、分析洋流成因

    (1)風向和大??;

    (2)補償;

    (3)密度差異

    舉例:夏季索馬里沿岸寒流形成原因?波羅的海和北海間密度流的成因?

    答:

    (1)夏季,索馬里洋流從西南向東北流動。索馬里半島的沿岸海域盛行西南風(離岸風),夏季風驅使表層海水向東北流動的速度快,表層暖水流走后,近岸出現上升補償流,導致索馬里沿岸水溫較附近海域水溫低。它雖是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洋流,但洋流的溫度比相鄰海區海水的溫度低,因此就形成了寒流,所以索馬里洋流在夏季稱索馬里寒流。另外,在這一時期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至北回歸線附近,阿拉伯海及其兩岸地區太陽輻射增強,使阿拉伯海表層水溫高出索馬里半島東部沿岸海域水溫,這也是索馬里洋流具有寒流性質的原因之一。

    (2)波羅的海為海區閉塞,與外海的通道又淺又窄,鹽度高的海水不易進入;加之波羅的海緯度較高,氣溫低,蒸發微弱;這里又受西風帶的影響,氣候濕潤,雨水較多,四周有多條河流注入,因此波羅的海的海水就很淡了。北海海水鹽度較高,所以丹麥諸海峽的表層海水密度小,底層海水密度大,故形成密度流。

    2、分析鹽度成因

    (1)緯度因素(氣候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

    (2)洋流(同一緯度海區的比較)

    (3)淡水作用(有無淡水注入);

    (4)內陸湖和海區形狀(封閉或開闊);

    (5)結冰與融冰

    舉例:紅海成為世界鹽度***海區原因?

    答:降水少,蒸發旺盛,無淡水河流注入稀釋,海域封閉。

    3、分析河流流量大的原因:

    流域內降雨量;水系特點;流域面積。

    舉例:為什么亞馬孫河流量***?【答案:在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最典型的原因基礎上,再加上一條原因(6)亞馬孫河流域面積廣支流匯聚多】

    4、分析河流的流量變化(先確定補給方式)

    (1)降水多少和季節變化;

    (2)季節積雪和春季氣溫;

    (3)冰川和氣溫年變化;

    地下水,湖泊,沼澤等。

    舉例:松花江流量變化有何特點?春汛為何由南向北推遲?

    答:

    (1)一年有春夏兩次汛期。

    (2)南方緯度低,春雪融化早,北方緯度高,春雪融化晚。

    5、分析河流的凌汛條件:

    (1)河流有結冰期;

    (2)河流自較低緯向較高緯度流動的河段。

    舉例:分析黃河產生凌汛的原因。答:黃河上游,下游河段地處溫帶冬季河流要結冰,由低緯向高緯流動河水,春季其上游解凍下游未解凍,易產生凌汛現象。

    6、分析河流水能豐富的原因:

    (1)河流落差大;

    (2)水量大。

    舉例:三峽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7、河流航運價值大小原因分析:

    (1)河流流量及季節變化;

    (2)河網密度;

    (3)流速;

    (4)冰期(通航時間);運輸需求量(航運腹地經濟水平,人口疏密程度等)。

    舉例:長江下游航運價值大的原因?

    8、分析洪澇災害的原因?

    我國典型地區:東北;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產生的原因(從天、地、人三方面分析):

    (1)自然原因(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氣候特征):降水持續時間長,降水集中(如長江流域的梅雨天氣);夏季風的強弱變化(副高強:南旱北澇;副高弱:南澇北旱);臺風的影響;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勢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樹枝狀水系);河道彎曲(荊江河段);厄爾尼若現象等。

    (2)人為原因:濫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劇,河床抬升;圍湖造田;占用破壞河道等。

    例如,長江洪災的原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流域廣,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壞嚴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為平原,(荊江段)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水流不暢。

    (2)水文特征:流經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干流汛期長,水量大。

    (3)氣候特征:有些年份,氣候異常,流域內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濫。

    人為原因:

    (1)過度砍伐,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造成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削峰補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積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從而導致湖泊萎縮,調蓄洪峰能力下降。

    (3)此外,人類活動占用及破壞河道。

    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則是調洪,做法是修水庫、植樹造林;

    中游:治理原則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庫,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則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開挖河道。

    9、分析有關地形地貌

    地形成因分析:運用地質作用(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風、海浪、冰川的侵蝕、搬運、沉積作用等)與板塊運動(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及板塊的碰撞或張裂)來解釋判讀分析與地形有關的地理知識。

    要點:

    1、是否在板塊生長或是消亡邊界;

    2、內力作用是否形成褶皺和斷層;

    3、在哪個地理背景,受何種外力

    舉例: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怎么樣形成的?喜馬拉雅山和岡底斯山各屬于哪個板塊?

    答:位于板塊的消亡邊界,巖石破碎;雅魯藏布江侵蝕下切。喜山屬于印度洋板塊;岡底斯山屬于亞歐板塊。

    10、分析滑坡、泥石流的成因:

    (1)地質條件

    (2)地形條件

    (3)降雨條件

    (4)人為因素(如植被破壞、工程建設等)

    舉例:分析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原因?

    (1)自然原因:山區面積廣大,巖石破碎,風化嚴重;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2)人為原因:對植被的破壞

    11、分析地震產生的原因:

    (1)我國典型地區:東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區

    (2)形成原因: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劇烈。

    (3)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級大,破壞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淺源地震;發生的時間可能在夜間;誘發其他災害等

    12、減輕地質災害的措施:

    (1)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和減災意識;

    (2)建立災害監測預報體系;

    (3)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

    (4)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強度;

    (5)植樹造林,建立防護林體系;

    (6)加強國際合作等。

    13、分析自然帶的成因

    (1)熱量(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

    (2)水分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

    (3)水熱組合(山地垂直地域分異)。

    舉例:分析我國自然帶的分布特點及成因?

    答:

    (1)東部由南向北表現為以熱量為基礎(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

    (2)由東向西表現為以水分為基礎的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

    (3)我國的中高山表現為不同水熱組合(山地垂直地域分異)

    14、分析有關土壤問題。

    (1)士壤的物質組成;

    (2)組成物質的協調程度。

    例如:紅壤與理想土壤相比,含量明顯偏高和偏低的物質分別是什麼?

    答:礦物質含量偏高;有機質含量偏低

    15、分析水能開發條件(筑壩)

    (1)水能豐富程度(取決于流量和流速);

    2、地形和地質條件;

    3、市場距離(效能的發揮)。

    舉例:紅水河水能開發的有利和不利條件是什么?

    答:有利條件:水量大,落差大,距市場近。不利條件:地質復雜,生態脆弱。

    16、水庫壩址的選址條件

    主要考慮以下3個方面:

    (1)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洼地的出口處(因為工程量小,工程造價低);

    (2)選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盡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誘發水庫地震;

    (3)考慮占地搬遷狀況,盡量少淹良田和村鎮。

    17、衛星發射基地的選址條件

    自然因素(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取決于緯度和地勢;地形平坦開闊);

    人文因素(地廣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18、天文觀測站的選址條件

    (1)海拔高,空氣稀??;

    (2)以晴天為主,黑夜漫長;

    (3)風速小,給天文儀器帶來的震動很??;

    (4)大氣中塵埃少,水汽含量低,利于紅外觀測;

    (5)幾乎無人工光源干擾。

    19、核電站的選址條件

    (1)人口密集,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

    (2)常規能源短缺;

    (3)科技先進,資金雄厚。

    30、我國建石油儲備庫的選址條件

    (1)位置臨海,海運便利;

    (2)靠近經濟發達地區,消費市場廣闊;

    (3)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31、有關漁場的成因

    (1)洋流(寒暖流,上升流)

    (2)大陸架

    (3)河流入???/p>

    (4)溫帶海區

    舉例:我國舟山漁場的成因是什么?

    答:地處溫帶大陸架上,寒暖流交匯處

    32、分析某鹽場的成因

    (1)蒸發情況(氣溫干旱風力)

    (2)地形是否適合建鹽場

    舉例:臺西布袋鹽場和天津沿著鹽場形成有何異同?

    答:臺西布袋鹽場地處背風坡降雨少,緯度低蒸發旺盛。天津沿海鹽場地處溫帶,降雨少干旱,多風,蒸發旺盛。

    33、沼澤的成因(以東北地區為例):

    (1)溫帶季風氣候夏秋季降水多;

    (2)緯度高,氣溫低,蒸發量??;

    (3)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4)地下有***凍土層,地表水不易下滲;

    (5)有河流經過,且有凌汛現象。

    34、某些國家遷都(如巴西利亞、內必都、世宗)的原因

    (1)分散大城市職能;

    (2)開發內地國土資源,實現經濟的均衡發展;

    (3)便于更好地對國家進行統籌管理和行政***;

    (4)考慮國防安全的需要。

    35、某些國家填海造陸的原因

    (1)必要性:國土面積狹小。

    (2)可能性:地處沿海且海岸線長;淺灘面積大;海域風浪??;資金雄厚。

    36、某工廠(鋼鐵廠、化工廠)從市區前往郊區的原因?

    (1)該工廠環境污染嚴重;

    (2)工廠占據了第三產業的位置,影響城市經濟的協調發展;

    (3)工廠占地面積廣工業用地緊張,阻礙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4)市區內地租高,增加了企業成本,經濟效益低;

    (5)由于工廠運輸量大,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壓力。

    37、分析某地成為世界關注的“***”地區的原因

    比較好、地理位置優越(如馬六甲海峽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線”)

    第二、自然資源豐富(如中東地區是“世界石油寶庫”)

    第三、自然環境分割(復雜的自然環境,一方面不利于居民的交往融合,使其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勢力的生存和滲透)

    第四、人文地理復雜(如巴爾干半島***復雜,歷來就是歐洲的“火藥桶”)

    第五、地緣戰略位置重要(如中東地區位于亞、歐、非三大洲的交接地帶)

    38、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長的氣候條件

    (1)從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兩個方面去分析;

    (2)從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氣象災害等方面去分析;

    (3)從春、夏、秋、冬4個季節的氣候條件分段分析。

    例如,試分析華北地區棉花生長的氣候條件。

    有利條件:春季升溫快,有利于棉花種植;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棉花生長;秋季雨水少,天氣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收摘。

    不利條件:播種期適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39、我國南方發展沼氣的有利條件?

    (1)氣溫高,水分條件好,利于發酵;

    (2)有機質豐富,沼氣的原料充足;

    (3)居民生活生產對沼氣的需求量大

    40、某地接受產業轉移的原因(目的或影響)

    (1)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2)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

    (3)增加就業;

    (4)促進經濟發展。

    41、某類農礦資源跨區域調配(進、出口)的原因

    (1)生產地:豐富,生產多,消費少。

    (2)消費地:貧乏,生產少,需求量大。

    (3)中間環節:距離近,交通便利(安全)

    42、分析某國家或地區交通發達的原因(或表現)

    (1)位置方面:如沿海、島國、交通咽喉、交通“十字路口”等。

    (2)各種運輸方式的具體表現:如鐵路、公路、內河、海運、空運、管道等。

    (3)交通運輸是否實現了“三化”:網絡化、高速化、專業化。

    (4)運輸需求量大:如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等。

    三、區位分析

    (一)農業區位分析

    1、農業區位因素:“氣候地形和土壤,交通政策加市場,水源勞力加科技,地狹地廣人均量,工業地租機械化,飲食經驗也算上”

    2、灌溉農業區位分析

    典型地區: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區位因素:

    有利:熱量充足,溫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利:水資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風雪影響;土壤的鹽堿化等

    3、商品谷物農業

    典型地區:東北地區

    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地形平坦開闊;耕地面積廣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國家政策扶持。

    不利:熱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凍害的影響等。

    4、我國水稻種植業

    典型地區: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科技發達;國家政策扶持。

    不利:人多地少;受臺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影響;酸雨危害

    5、畜牧業

    典型地區:內蒙古草原(四大草場:內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草場面積廣闊;沒有大型食肉動物;東部地區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長(降水從東向西遞減)

    (2)社會經濟因素:牧業生產經驗豐富;市場潛力廣闊;國家政策扶持等

    不利:氣候干旱,降水少;草場退化;荒漠化加??;冬季暴風雪、寒潮影響;鼠災、蝗災嚴重。

    6、郊區農業

    典型地區:上海市郊區農業

    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消費量大;交通方便;發展花卉、蔬菜等農作物單位面積的價值高,可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土地面積小,有利于集約化生產。

    發展方向:綠色農業;觀光農業;生態旅游

    (二)工業區位分析

    1、工業區位因素:“原料市場勞動力,交通水源和土地,動力政策加科技,工農基礎協作力,

    位置設施加信息,社會環境加轉移”

    2、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區位優勢:

    (1)地理位置:瀕臨渤海、黃海;地理位置優越。

    (2)自然因素: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遼河為水源。

    (3)社會經濟因素:煤鐵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農業資源支持;國家政策支持;國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許多礦產資源瀕臨枯竭,資源相對不足;水資源不足;科技發展水平不高;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市場經濟不發達,計劃經濟影響大;區內環境污染大。

    調整措施: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加強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大力發展科技,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積極引進外資;

    治理環境污染。

    3、京津唐工業基地(北方***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區位優勢:

    (1)地理位置:位于溫帶季風區,瀕臨渤海,區內有全國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經濟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溫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地形平坦。

    (3)社會經濟因素:資源豐富(華北油田、開灤煤田、長蘆鹽場、棉花等);交通便利(海運、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類型齊全);科技發達;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不足;污染嚴重

    發展方向:資源型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4、滬寧杭工業基地(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區位優勢:

    (1)地理位置:位于亞熱帶地區;瀕臨長江、東海,地理位置優越。

    (2)自然因素: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密布,水源充足。

    (3)社會經濟因素: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等。

    不足:能源、資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污染嚴重。

    發展方向:高、精、尖方向發展;結構輕型化。

    5、珠江三角洲輕工業基地(輕工業為主)

    區位優勢:

    (1)地理位置:位于亞熱帶地區,瀕臨南海,靠近港澳地區。

    (2)自然因素: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會經濟因素:海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靠近港澳地區便于引進外資和技術管理;地處僑鄉,借助華僑和華人引進外資和技術;市場經濟發達。

    不足:能源、資源不足

    6、東部沿海工業地帶

    范圍:5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14個沿海開放城市(84年)(廣東:廣州、湛江)(廣東92年沿海、沿邊、沿江開放城市:珠海、深圳、汕頭)

    四個工業基地

    優勢條件:有眾多優良港口和通達國內外許多地區和國家的海運航線;便于引進外資、發展外向型企業,開展對外貿易;經濟發達、技術雄厚、基礎好。

    發展方向:大秦鐵路、神黃鐵路;秦皇島港煤炭輸出港;秦山、大亞灣、田灣、嶺澳核電站;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工程

    7、長江沿岸工業地帶

    范圍:以滬寧杭為龍頭工業區;以武漢為中心鋼鐵、輕紡工業;以宜昌、重慶為中心電力等工業發展;以攀枝花為中心鋼鐵工業;以西昌為中心的火箭發射基地;湘贛地區多種有色金屬工業等。

    優勢條件:

    ①工農業發達;

    ②人口眾多;

    ③礦產、水利資源豐富;

    ④水運得天獨厚;

    ⑤經濟腹地廣闊

    8、隴海-蘭新鐵路工業地帶

    范圍:連云港、徐州、鄭州、洛陽、西安、蘭州、新疆烏魯木齊

    優勢條件:能源豐富、資源豐富;第二條歐亞大陸橋

    9、意大利新興工業基地和我國鄉鎮企業(浙江溫州)

    區位優勢:大批廉價勞動力;20世紀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漲價;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意大利經濟高度開放;***的大力支持;人的創新意識。

    特點:

    ①以中小企業為主;

    ②輕工業為主;

    ③生產過程分散;

    ④資本集中程度低;

    ⑤分布在小城鎮或農村。

    相同點:(同上)

    不同點:

    ①企業之間相互競爭;

    ②沒有形成機構完善、功能齊全的生產-銷售-服務-信息網絡。

    調整措施:

    ①重視專業分工和團結合作;

    ②形成機構完善、功能齊全的生產-銷售-服務-信息網絡;

    ③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實施產業升級,提高產品技術含量;

    ④及時把握國際市場產品的需求信息,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⑤形成規模生產;

    ⑥樹立品牌意識;加大培訓,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與國外大企業進行合作,提升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

    10、“硅谷”

    典型地區:美國硅谷、德國慕尼黑、日本的九州島、英國的蘇格蘭中部地區、印度的班加羅爾。

    區位優勢:

    (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

    (2)社會經濟因素:科技發達(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軍事定貨(美國硅谷)

    特點:

    ①科技人才比例高;

    ②增長速度快;

    ③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

    ④研究開發費用在總投資額中所占比重高;

    ⑤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發展變化原因:利用遷入地區的勞動力、土地便宜等優勢條件。

    11、傳統工業區

    典型地區: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基地等

    區位優勢:

    (1)自然因素:氣候溫和,地形平坦;豐富水源。

    (2)社會經濟因素:經濟開發早;煤鐵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農業資源支持;廣闊的市場。

    特點:煤鐵資源豐富;以傳統工業為主;以大型工業企業為中心

    整治措施:省略(魯爾區)

    (三)城市區位分析

    1、城市區位因素:“氣候地形與河流,資源交通排前頭,政治軍事和宗教,科技經貿加旅游,土壤農業留一手”

    例一:環渤海城市群帶形成的原因?

    答:地形平坦,氣候溫暖濕潤,臨近海河,水源豐富;附近煤鐵石油鹽資源豐富,海陸空交通便利,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資源豐富,科技發達。

    例二、分析我國武漢市的城市區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長江和漢江匯合處;***大陸的中部。

    自然因素: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處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長江、漢江匯合處,為城市提供豐富的水源,也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轉。

    社會經濟因素:附近鐵礦、棉花資源;長江和漢江匯合處,京廣鐵路穿過,交通便利;科技發達;勞動力豐富,素質高;湖北省省會城市,華中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現代工業、新興高科技產業(光谷)。(主要工業部門:鋼鐵、汽車、棉紡織、光谷等)。

    2、分析城市化問題

    (1)城市自然問題:環境質量(四大污染),生態退化。

    (2)社會經濟問題:城市文明,城市建設,如失業,治安交通,住房。

    (3)解決途徑(參照上海):

    ①規劃新區和衛星城,分散城市職能。

    ②合理設計規劃交通網絡,加強管理,改善城市交通和住房條件。

    ③治理污染和增加綠化面積。

    舉例:重慶直轄市后重慶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應制定哪些對策?

    問題:城市環境質量下降,交通擁擠,居住困難,失業人口增多。

    對策:

    ①規劃新區和衛星城,分散城市職能。

    ②合理設計規劃交通網絡,加強管理,改善城市交通和住房條件。

    ③治理污染和增加綠化面積。

    (四)交通區位分析:

    1、交通遺輸網中“線”的區位因素分析方法

    包括社會經濟因素——決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約區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從自然因素考慮歸納如下:

    ①地形:地勢平坦,對交通線的選擇限锘目少;地形起伏大,鐵路多要筑洞架橋;工程難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線延伸,延長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對航空影響小。

    ②地質: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滲漏;地質不穩定一加固地基,避開斷層等。

    ③氣候:暴雨、洪澇、凍土、泥石流——公路、鐵路;氣象災害(大風、霧等)——水運、航空。

    ④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從人為因素考慮,歸納如下:

    ①合理布局交通網——分配交通線上的客貨運量,獲取***經濟效益。

    ②經濟:經濟發展了——客貨運量大增,資金充足;反過來,交通建設——加快物資流通,促進區域發展。

    ③資金——盡量減少橋梁、隧道,縮短里程,節省投資。

    ④人口分布——盡量聯系城鎮、人口稠密區,***限度受益。

    ⑤污染——干線不要穿過城區,遠離重要文物古跡等。

    ⑥政治:京九線—維持香港穩定與繁榮;進藏鐵路一加強援藏,鞏固國防等。

    ⑦科技——如在凍土上修筑鐵路的技術已解決等。

    注:公路選線的分析方法:

    ①國道選線的一般原則:路線基本方向以直達運輸為主,并適當照顧沿線重要經濟點,盡量短線路長度,以節省運營時間。

    ②地方性公路選線的一般原則:地方性公路以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和居民的需要為主,可以盡量多地通過當地的居民點、鐵路車站、碼頭等。

    ③公路選線***方案選擇的原則:

    a從宏觀上要考慮自然、社會經濟、科技等因素;

    b從微觀上考慮是在交通量***、線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間尋求平衡。

    2、交通運輸網中“點”的區位因素

    交通運輸點的區位選擇同樣也要受社會經濟、技術、自然等因素的影響,但是不同的點其主導因索是不同的。如對港口來說,自然因素起著基礎和決定作用;而對火車站、汽車站、航空港來說,社會經濟因素起主導作用。

    (1)影響港口的區位因素

    ①水域條件(包括航行條件、停泊條件)

    河港:沿河,水深、流緩、河寬、少淤——提供淡水和空間

    海港:沿海,水深、港闊、易靠岸、有避風浪的海灣

    ②筑港條件

    地質穩定、地形平坦、坡度小——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設備。

    ③腹地條件

    經濟腹地:經濟腹地的大小影響著客貨流量,客貨流量,影響著港口的興衰

    經濟性質:決定港口性質(綜合港、專業港)

    ④城市依托:城市為港口提供人、財、物的優勢,有利于港口建設和發展。

    ⑤政策條件:如自由貿易港、對外開放港口等

    注:對港口來說,自然因素決定港口的位置;社會經濟因素影響著港口的興衰。兩者缺一不可。

    舉例:分析紐約港的主要區位因素:

    ①哈得孫河為港口提供了淡水,避風的深水海港并且保證了入港航道應有的寬度和大量船舶拋錨所需的空間;

    ②哈得孫河口地勢平坦開闊,為港口設備、建筑及紐約市進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有利條件;

    ③紐約港的經濟腹地是美國最發達的東北部工業區,有多條鐵路通往美國各地;

    ④紐約港以紐約市為依托,紐約市是美國***的工商業城市和對外貿易口岸,人、財、物的優勢對港口的建設和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2)影響汽車站的區位因素

    汽車站區位選擇的總原則:是能夠***限度地方便旅客。

    考慮以下4個要素:

    ①路寬;

    ⑦與市內交通聯系;

    ③與市外交通聯系;

    ④工程量。

    (3)影響航空港的區位因素

    自然條件:

    ①地形:有平坦開闊、坡度適當的地形,以保證排水;

    ②地質:有良好的地質條件;

    ③氣候條件:少云霧、雷雨和大風。

    社會因素:要與市內有便利的交通聯系。

    經濟因素:需要建在經濟發達的城市郊區。

    例一、南昆鐵路建設的區位因素分析

    (1)社會意義:合理布局交通網

    (2)經濟意義:

    ①有利于資源開發和物資輸出:西南區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少數***集中。南昆鐵路的修建解決了云南磷礦和貴州煤炭的外運,促進了紅水河水能和廣西平果鋁礦的開發。

    ②有利于發揮鐵路對經濟輻射的作用:鐵路的輻射作用可加快對外開放,使西南區形成“沿海、沿江、沿邊”的形勢,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③、有利于開發旅游資源,帶動第三產業發展:開辟旅游熱線,使西南豐富的旅游資源得到開發(喀斯特地形,少數***風情、世界文化遺產等),并能帶動該地區相關產業乃至整個第三產業的發展。

    (3)政治意義

    ①有利于鞏固***團結:西南區是我國少數***聚居地區,少數***人口占全國少數***人中總數的一半以上,僅云南省就有20多個少數***。南昆鐵路所經之處分布著10多個少數***,鐵路的通車為他們帶來了致富之路。

    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區脫貧速度:西南區是我國貧困人口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南昆鐵路通車前,全國貧困人口中的

    1/3分布在本區,1997年南昆鐵路建成通車后,貧困人口數大幅度下降。

    ③有利于社會穩定;

    (4)戰略意義

    ①有利于加快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南昆線的建設使西南區具有“三沿”的區位優勢,南連北海、湛江、欽州和防城港等港口,東西有國際鐵路、公路通往滇桂兩省眾多的過境口岸,有利于發展對外貿易和邊境貿易,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分工,促進國際區域經濟合作。

    ②有利于鞏固國防,保衛邊疆:南昆鐵路穿越在西南邊疆,在戰時對于鞏固國防,保衛邊疆的作用不可忽視。

    例二、我國高速公路發展快的原因:

    ①公路運輸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②我國各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公路運輸的需求增加;

    ③國民經濟的發展,地方財政的寬裕,高速公路以較快的速度發展,高速通暢的道路為公路運輸帶來活力。

    例三、廣東省高速公路網建設的條件:

    有利條件:經濟發達,建設資金充裕;沿線人口眾多,城鎮密集,經濟效益高

    不利條件:人多地少,占用大量良田,拆遷量大,易引發社會矛盾;多丘陵山地,工程量大;河流眾多,修橋量大。沿線地區噪音污染,影響村民出行

    例四、荷蘭的鹿特丹的區位因素:

    (1)自然區位因素:位于萊茵河口,河海聯運便利;港闊水深,不淤不凍;地形平坦,有利于建港口。

    (2)社會經濟因素:經濟腹地廣闊;位于第二亞歐大陸橋的終點,連接中歐、中亞、東亞等地;以鹿特丹為依托。

    (如果是上海港的區位因素還需要說明不利因素:三角洲地形坡度緩,水流慢,泥沙容易淤積,影響通航。)

    例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區位條件:

    ①地形有適當的坡度,以保證排水。

    ②地面平坦開闊,以利于跑道建設及飛機起降。

    ③良好的地質條件,以保證地基穩定。

    ④與城市有一定的距離,并有快速交通干道相連接。

    ⑤跑道沿盛行風的方向修建,以利于飛機逆風起飛和降落。

    ⑥云、霧和暴雨出現頻率較少的地區等。

    ⑦、經濟發達,人流物流量大。

    93高考網小編推薦你繼續瀏覽:2013年江蘇高考地理試題答案2012年高考地理試題預測2012年高考地理考試說明內容_解讀

    文章標題:高考地理綜合題分析要點

    本文地址:http://www.hebpanlin.com/show-258420.html

    本文由合作方發布,不代表旭佳教育招生網www.hebpanlin.com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旭佳教育招生網www.hebpanlin.com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聯系郵箱:dashenkeji8@163.com,我們將在比較好時間進行核實處理。軟文/友鏈/推廣/廣告合作也可以聯系我。
    • 姓名:
    • 專業:
    • 層次:
    • 電話:
    • 微信:
    • 備注:
    展開全文

    相關推薦

    剛剛文章

    熱門推薦

    麻豆国产高清精品国在线_亚洲韩国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观看_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
    <thead id="h09wn"><sup id="h09wn"></sup></thead>

      <track id="h09wn"><ruby id="h09wn"></ruby></track>
      
      

      <output id="h09wn"></output><acronym id="h09wn"></acronym><pre id="h09wn"></pre>